博愛[義大利薩托安德烈德爾薩託名畫]

博愛[義大利薩托安德烈德爾薩託名畫]

博愛是文藝復興盛期佛羅倫斯畫派,它以母親與三個孩子為主題。刻畫人間最普通的生活場景,展示著母愛的博大,讓人們聯想到聖母和天使。播撒人間博愛。

名畫來源

義大利薩托安德烈·德爾·薩托(1486-1530或1531),是文藝復興盛期佛羅倫斯畫派的最後一位代表。他原名達堯羅,因為出生在一個有名的裁縫師的家庭,就被稱為“薩托”(意即裁逢)。他早年被父親送到一個金銀首飾工藝師那裡去學藝,可是因為他愛好繪畫,就又轉入柯西莫(1462-1521)畫室學畫。柯西莫是當時的著名畫家,培養出影響薩托極大的僧侶畫家巴托洛米奧。薩托在柯西莫那裡,深受這位師兄的影響,同時又深深崇拜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因此他的作品可以說是繼承了達·芬奇等人的事業,具有獨特的端莊典雅的古典風格。1517年,他的創作進入成熟期,這一時期最著名的作品是《阿庇埃聖世》。1518年春,他應法王朗西斯一世的邀請,到法國宮廷作畫。在那裡,除了創作了大量的肖像畫之外,創作了這幅題為《博愛》的代表作。

1520年,他又回到故鄉,進入藝術的高峰期,其中最著名的為《聖世升天》(1530年,為庇蒂宮而作)和《最後的晚餐》。前一幅畫以其用色水平的高超和明暗處理上的深度顯示了義大利古典畫法的深厚功底和獨特魅力。後一幅畫由於構圖的卓越,色調的微妙和明暗對比所達到的十分新穎的效果,而被評論家認為幾乎可以與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媲美。

名畫內容

薩托的這幅《博愛》,又譯作《慈祥》。它刻劃的是母親與三個孩子,從題材來說,是人間的最普通的生活場景。母親懷裡抱著兩個孩子,一個在吮奶,一個正想去吃奶,另一個在膝下,彎著雙臂回過頭來天真地看著媽媽。整個構圖呈三角形,完全是傳統的古典風格,顯得穩定而莊重。但孩子的姿態各異,衣褶流動,非常柔美。但是這幅人間圖景中的母親和孩子又被人們聯想到聖母和天使。雖說母親沒有聖母那么莊重和聖潔,但是因為自拉斐爾以來的聖母都是充滿著人間味的,而這幅《博愛》由於它的古典風格,使人容易感到在世俗畫之中而含有的宗教情調。不過,《博愛》的成功,不是因為它的古典風味,不是它的酷似達·芬奇和拉斐爾筆下的形象,而是在於它的溫柔調和的色彩。從左邊投過來的光,使母親和孩子的正側面受到光照,畫家以琢磨入微的色度來表現人物形象的明暗轉換,尤其在幼兒的肉體和母親的衣褶上,深刻地表現了薩托的嫻熟技巧,這是畫家繼承了義大利古典畫風的傑出的範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